寵物適應新居環境的方法

在選擇新居時,務必仔細考量新環境對寵物(以下統稱「毛孩」)的影響。特別是在香港這樣的高密度都市中,許多住宅區域明確禁止飼養寵物,因此,在搬遷之前,需確認新住所是否允許飼養毛孩。此外,應確保住宅附近有適合寵物散步或排泄的空間。對於體型較小的犬隻,屋內如廁選項如尿墊也可以考慮,主人可選擇適當的位置,如陽台或衛生間等。選定排泄地點後,建議避免頻繁更改,以免造成毛孩困惑,增加如廁時的失誤。
搬入新居後,應逐步引導毛孩適應新環境。例如,可開始固定時間帶犬隻散步,但初期不宜範圍過大,以屋苑附近為主,待其熟悉小範圍後,再逐步擴展行動空間。每日至少散步兩次,並攜帶足夠的飲水以供途中使用。考量到香港夏季氣候炎熱且多濕,每次散步時間不宜過長,尤其中午時段需特別避免暴露在高溫環境下。清晨或傍晚是較適合的時間,此時氣溫較低且相對舒適,散步時間也可適度延長。
若犬隻習慣於室內如廁,則須加強正確行為的培養。當犬隻在錯誤位置如廁時,可即時透過提高聲量給予提醒,但應避免體罰,以免造成心理壓力。如有意外發生,應使用對毛孩安全且能有效去除異味的清潔劑,以防止殘餘氣味影響其判斷。氣味殘留可能使毛孩誤以為該處是排泄點,從而干擾訓練效果。此外,可在地板和家具表面適量噴灑清潔劑以保持清新與衛生。
若犬隻對新環境的適應較緩慢,可考慮專注幾日進行基本生活訓練,甚至尋求專業訓練師的協助,以幫助其儘快融入新環境。
與此類似,貓隻對環境變化尤為敏感,須特別提前準備。遷入之前,可將貓籠放置於現居住處的大廳,並將牠的食物放置於籠子附近,以使其逐漸適應貓籠。此外,可使用含費洛蒙(pheromone)的香薰噴霧,幫助減少貓隻焦慮感。
在搬至新居之前,可選擇一處安靜且物件通常不易移動的房間作為暫時棲身地,例如衛生間是一個理想選擇。在房間內放置香薰後,可將貓籠打開,同時將食物、水碗和貓砂盆放置於籠內或其附近。搬運期間,建議在房門外懸掛「不要打擾」的標示牌,以避免搬運活動驚嚇到貓隻。搬家結束後,應確保室內有一些貓隻熟悉的物品,如床、毛毯或貓抓板等,以增強其安全感。
為避免安全問題,在貓隻尚未完全適應新居環境時,應確保所有窗戶及陽台門均處於關閉狀態。不熟悉室內生活的貓隻未必意識到香港都市中的潛在危險,例如高處墜落或道路交通問題。因此,可使用兒童安全鎖或相應設施作為額外預防措施。